本系 #歷史學系系學會 與 #政大文學院「壯遊指南:人文學素養導向高教學習創新計劃」,於2022年12月23日共同主辦「博物館×歷史」生涯探索系列講座。邀請本系系友高于鈞學姊和蕭軒竹學長,針對博物館工作的內容、數位時代對博物館工作的影響提出看法。同時也對想進入博物館相關產業的學生提出具體的建議。
目前任職於史博館教推組研究助理的高于鈞,就學期間曾經修過本系朱靜華老師的「博物館發展史」,課程主要講述新博物館學、博物館與文化學的聯繫。高于鈞學姊提到當時最有印象的是老師在上課時帶領學生反思「為何台北故宮現在仍可以存在於台灣?」。這些具思辨與論證分析的方向深深影響著她其後的發展。之後高于鈞學姊選擇出國念書,理由是課程時間較短、課程內容多元。相較於台灣,萊斯特大學保證提供實習的機會,學習期間還能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討論各式各樣的歷史議題,並且可以發現與台灣人不同的觀點。
在成為史博館研究助理之前,高于鈞學姊也曾擔任過國立故宮博物院的研究助理,工作內容主要是策劃數位展覽、開發數位裝置和參與相關活動的研發。比如故宮「水不在深:故宮數位文獻特展」,其中的水沙連古道與奏摺互動區分別使用了VR與360º技術。目的是讓觀眾多看幾眼、對台灣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高于鈞學姊特別提到,舉辦此數位展覽的前提需要策展人提出好的想法。這些想法源自於對文物長時間的研究與歷史系學生必備的轉譯能力。因為展覽展出的對象絕大多數都是對展題不太了解的普羅大眾,如何讓觀眾理解這些艱澀難懂的奏摺、古地圖,就需要策展人具備將學術論文轉換成觀者較容易接受模式的能力。
而對於有意進入博物館相關產業的學生,高于鈞學姊建議同學可以多注意與博物館相關的資訊,如文化部的博物之島網站,或者是留意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就算那些事物與博物館較無相關也沒關係,因為在之後還是有可能會派上用場。另一方面,高于鈞學姊提醒說最重要的是要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熱情之所在。博物館工作多數時間多半是花在行政作業與內容研究上,不會像一般人所想的那麼美好。「工作聽起來很酷、薪水好像不錯」這種想法是無法支撐你繼續維持博物館的工作,唯有先知道自己真正有興趣的地方,才不會被工作受限,過自己不喜歡的生活。
另一位講者是目前在史博館任職的蕭軒竹學長,其專業是博物館導覽。對於導覽員的工作,蕭軒竹學長解釋其實「導覽」具有同理觀眾的功能。導覽員向觀眾傳達策展者要詮釋的事物時,必須清楚知道他們有沒有真的聽懂。所以導覽員會藉由展覽文字、互動設施、設備等外在輔助,或是靠著導覽員本身的肢體語言來盡可能將文物知識、歷史傳達給聽眾。
蕭軒竹學長分析道導覽員的工作五花八門。導覽員除了平常要接待外賓、撰寫導覽文稿、編輯出版物以外,在某些時候還必須做展場清潔、接待外賓。蕭軒竹學長提醒同學,進博物館沒有專職做導覽員的,通常大部分的導覽員要兼做行政業務。所以假如有同學想投入導覽員這一行,他同時必須要有很強的行政能力。
而針對那些準備邁入職場、對導覽員或相關產業有興趣的學生,蕭軒竹學長建議可以嘗試先當志工、知曉博物館很多深度的知識。尤其要特別把握導覽志工學習的機會,因為在實習的時候會學到更多的應變能力與提升自己的語言技巧。而若是尚在大學就讀的學生,蕭軒竹建議可以先有辦活動的經驗,並且要提升自己與人交談的能力,特別要口齒清晰、邏輯清楚,以防在導覽時和觀眾有溝通上的障礙。
最後,兩位講者皆指出,想進入博物館的工作,當務之急是先把自身實力打好。並且有一個專精的小範圍是屬於自己的,比如軍事史、文化史。講者也特別建議可以設一個停損點,在導覽工作與自身人生的規劃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