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Hide Right Push Menu漢堡選單漢堡選單漢堡選單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第27期電子報

首頁 / 資訊專區 / 電子報 / 第27期電子報
::: :::
日期:2023-01-17
圖 1 新魯汶的大廣場(Grand-Place)

圖 1 新魯汶的大廣場(Grand-Place)

圖 2 法語魯汶大學神學院與人文學院的建築

圖 2 法語魯汶大學神學院與人文學院的建築

圖 3 埃爾熱博物館的側面

圖 3 埃爾熱博物館的側面

圖 4 《丁丁歷險記》「藍蓮花」一集裡作者所用與中國有關的參考資料。

圖 4 《丁丁歷險記》「藍蓮花」一集裡作者所用與中國有關的參考資料。

圖 5 法語魯汶大學的博物館

圖 5 法語魯汶大學的博物館"Musée L"

圖 6  Musée L展示的非洲文物館藏

圖 6  Musée L展示的非洲文物館藏

圖 7 筆者在Warland教授課堂上講課的場景

圖 7 筆者在Warland教授課堂上講課的場景

圖 8 人文學院圖書館的閱覽空間

圖 8 人文學院圖書館的閱覽空間

圖 9 人文學院圖書館裡的角落,右邊是館內的書架,左邊是教授們的研究室。

圖 9 人文學院圖書館裡的角落,右邊是館內的書架,左邊是教授們的研究室。

圖 10 魯汶市區裡的許多建築物上有這樣的浮雕,表示這棟建築物在1914年遭德軍縱火焚毀。

圖 10 魯汶市區裡的許多建築物上有這樣的浮雕,表示這棟建築物在1914年遭德軍縱火焚毀。

圖 11 魯汶的大學廳(Universiteitshal),這裡是原本是大學的圖書館,1914年被德軍焚毀。

圖 11 魯汶的大學廳(Universiteitshal),這裡是原本是大學的圖書館,1914年被德軍焚毀。

圖 12 在1920年代重建的魯汶大學圖書館

圖 12 在1920年代重建的魯汶大學圖書館

圖 13 Van Ypersele教授講解魯汶大學圖書館的歷史。

圖 13 Van Ypersele教授講解魯汶大學圖書館的歷史。

圖 14 魯汶的市政廳

圖 14 魯汶的市政廳

圖 15聖伯多祿教堂(Sint-Pieterskerk)

圖 15聖伯多祿教堂(Sint-Pieterskerk)

圖 16 大貝居安會院一景

圖 16 大貝居安會院一景

圖 17大貝居安會院一景

圖 17大貝居安會院一景

圖 18 布魯塞爾的皇家歷史與藝術博物館

圖 18 布魯塞爾的皇家歷史與藝術博物館

圖 19 館內展出的梅洛溫王朝時期墓葬。照片裡由左至右依序是Warland教授、劉祥光教授與筆者。

圖 19 館內展出的梅洛溫王朝時期墓葬。照片裡由左至右依序是Warland教授、劉祥光教授與筆者。

圖 20 Apameia古城的馬賽克地板(469 A.D.)

圖 20 Apameia古城的馬賽克地板(469 A.D.)

圖 1 新魯汶的大廣場(Grand-Place)
圖 2 法語魯汶大學神學院與人文學院的建築
圖 3 埃爾熱博物館的側面
圖 4 《丁丁歷險記》「藍蓮花」一集裡作者所用與中國有關的參考資料。
圖 5 法語魯汶大學的博物館
圖 6  Musée L展示的非洲文物館藏
圖 7 筆者在Warland教授課堂上講課的場景
圖 8 人文學院圖書館的閱覽空間
圖 9 人文學院圖書館裡的角落,右邊是館內的書架,左邊是教授們的研究室。
圖 10 魯汶市區裡的許多建築物上有這樣的浮雕,表示這棟建築物在1914年遭德軍縱火焚毀。
圖 11 魯汶的大學廳(Universiteitshal),這裡是原本是大學的圖書館,1914年被德軍焚毀。
圖 12 在1920年代重建的魯汶大學圖書館
圖 13 Van Ypersele教授講解魯汶大學圖書館的歷史。
圖 14 魯汶的市政廳
圖 15聖伯多祿教堂(Sint-Pieterskerk)
圖 16 大貝居安會院一景
圖 17大貝居安會院一景
圖 18 布魯塞爾的皇家歷史與藝術博物館
圖 19 館內展出的梅洛溫王朝時期墓葬。照片裡由左至右依序是Warland教授、劉祥光教授與筆者。
圖 20 Apameia古城的馬賽克地板(469 A.D.)

2022年11月法語魯汶大學(新魯汶)教學合作活動紀實

作者:陳致宏(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去年11月初,我與本系劉祥光老師一同搭機前往歐洲,在比利時法語魯汶大學(新魯汶大學)待了兩週的時間,與該校老師進行教學合作。劉老師和我的合作對象分別是該校的Prof. Jean-Pascal Gay與Prof. Geneviève Warland。Gay教授是宗教史與教會史學者,劉老師在他的課堂上講解術數和堪輿等中國的傳統信仰觀念;Warland教授和我的專長都是史學史(history of historiography),我在她的課堂上講四堂課,向她的學生介紹中國、日本、臺灣等國家在19世紀末與20世紀初接觸西方史學和史學專業化的過程。作為交換,兩位比利時教授都將在今(2023)年4月來政大講課,Warland教授將在我的課堂上介紹比利時的歷史與該國專業史學的發展過程。

  法語魯汶大學又被稱為「新魯汶大學」,此校位於布魯塞爾東南30公里外新魯汶(Louvain-la-Neuve),這是一座1969年開始建造的新市鎮。法語魯汶大學與荷語魯汶大學原本是同一所大學,校址在魯汶(Leuven),位在布魯塞爾以東25公里處。法語魯汶與荷語魯汶的正式校名都是「魯汶天主教大學」,差別在於前者校名以法語書寫(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UCLouvain),而後者則以荷語書寫(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KU Leuven)。魯汶大學在1425年成立,是低地國最古老的大學。法國大革命期間,大學遭到關閉。1817年尼德蘭聯合王國在魯汶成立一所國立大學,此校在1835年關閉,同年年底,魯汶設立了一所天主教大學,成為1425年舊大學的精神繼承者。

  魯汶位於荷語通行的地區,儘管如此,魯汶天主教大學從1835年開始便以法語為主要的授課語言,直到1930年,該校才開始提供荷語授課的課程。自比利時在1830年獨立以來,法語便是國內的優勢語言,而荷語使用者在19世紀就已發起爭取語言權利的運動。在1960年代,荷語與法語使用者之間的衝突日益激烈,導致1968年魯汶大學的分裂。這所大學分裂成荷語魯汶大學和法語魯汶大學,前者留在魯汶,而後者則被迫離開魯汶,並在法語區(瓦隆區)的一處農地上建立新一個新的市鎮作為校園,這就是新魯汶的由來。

  新魯汶是在農地上建造的全新城鎮,市區裡的建築物的風格和色調較為一致。城鎮設計的理念以人,而非以汽車為中心,因此市區中心是徒步區,除了特定時段有貨車載貨或卸貨之外,一般的車輛只能在地下的車道行駛。城區有各式商店、電影院、超市和餐館,火車站旁還有一個購物中心,都在步行幾分鐘的距離之內,生活機能非常方便。儘管新魯汶是為了大學而新建的城鎮,但也讓一般民眾居住,居民不全是與大學有關的人員。Warland教授告訴我,因為這裡的生活機能方便,近年來吸引不少退休人士來此定居。

  雖然缺少古老的歷史建築,但新魯汶也有幾個值得看的景點。我最感興趣的是此地的兩座博物館,其中一座是埃爾熱博物館(Hergé Museum),「埃爾熱」是漫畫《丁丁歷險記》(Les Aventures de Tintin/ The Adventures of Tintin)作者Georges Remi (1907-1983)的筆名,這座博物館介紹作者的生平與創作歷程,展示了許多珍貴的手稿與文物。《丁丁歷險記》的故事採用大量的異文化素材,這座博物館也展示了世界各地的取材過程。

  我參觀的另一座博物館是Musée L,這是新魯汶大學的博物館,館藏包括幾大類:科學史、書籍印刷史、歐洲民俗藝術、14至19世紀歐洲藝術、20世紀當代藝術、非歐洲地區文物、古地中海地區文物、古代雕塑石膏翻模複製品等。在非歐洲地區文物之中,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來自非洲的文物,這些館藏與20世紀初比利時在非洲殖民的歷史有關。

  我們在新魯汶所住的旅館正好位在人文學院的隔壁,如果沒有特別行程的話,一天裡大部分的時間我都待在這個區域。我在這裡講的課屬於Warland教授「歷史學的認識論與學術溝通」課程的一部分,授課對象是碩士班學生,聽課的人數約30人左右。這門課平常以法語授課,而我則以英語講課。不知是害羞還是使用英語的緣故,向我提問的學生很少。有一位男同學找我講了許多話,雖然他講的是自己感興趣的題目,與我在課堂講的沒太大關係,但我還是感到非常高興,讓我想起自己大學時代和外籍教師互動的往事。

  Warland教授的研究室位在該校人文學院圖書館內,其他教授的研究室也在附近。感覺上這些教授研究室有點像設備較好的圖書館研究小間。教授研究室外面就是圖書館的書架,以及學生用功讀書的桌椅區。Warland教授讓我使用她研究室旁的一個空房間,前往那個房間工作的路上,偶爾會撞見她課堂上的學生。如果政大的學生在圖書館裡也會時常撞見教授的話,不知是否更能激發他們用功的動力呢?

  除了講課之外,新魯汶大學也為我們安排了一些文化活動。11月13日新魯汶大學的Laurence Van Ypersele教授、Warland教授與Gay教授帶劉老師和我參觀魯汶(荷語區)的舊城區。Van Ypersele負責介紹這個城市在一次大戰期間的歷史,Warland教授負責介紹中世紀的部分,而Gay教授則介紹與大學和教會有關的歷史。因為政大與新魯汶的合作計畫是我國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教育組所促成和補助的,所以該組的林秘書也與我們同行,而此時正在比利時根特(Ghent)做研究的臺大歷史系衣若蘭教授也加入我們。

  魯汶荷語魯汶大學的的所在地,Van Ypersele教授在這裡渡過童年,因為她的父親是魯汶大學醫學院教授,當時該校尚未分裂。魯汶大學分裂之後,使用法語的師生被迫離開,而她也必須隨著父親離開此地。Van Ypersele教授說,對於經歷過此事的法語魯汶師生而言,當時的創傷至今猶在。

  在第一次大戰的初期,魯汶成為戰爭野蠻的象徵。大戰爆發之初,德國想要出其不意地對法國發動突襲,並為此在1914年8月4日入侵中立國比利時。德軍在8月19日佔領魯汶,起初佔領者與當地民眾相安無事,但在8月底城裡突然出現槍響,德軍認為自己遭到當地民兵組織的偷襲,便對魯汶的平民展開殘酷的報復,他們殺害擁有武器的居民,並強制遷走全城居民,然後放火燒掉整座城市。除了市政廳外,魯汶市區大部分建築幾乎都被燒毀。Van Ypersele教授告訴我們,只要看到建築物上有一小塊標著「1914」和刀劍與火把圖案的長方形浮雕,就代表這棟建築物在當時受到大火波及。得知此事之後,我們確實在許多建築物的外牆上發現這樣的浮雕。

  一戰所破壞的建築物中,魯汶大學圖書館最具象徵意義。該校原本的圖書館位於現在的大學廳(Universiteitshal),這棟建築在中世紀時是布料交易的大廳(Lakenhal)。這裡的圖書館毀於1914年德軍所放的大火,館內收藏的許多珍貴手稿與搖籃本也隨之永遠消失。魯汶大學圖書館的焚毀成為震驚西方世界的大事,德國人因此而被視為摧毀文化的野蠻人(此建築後來被重建,現在是大學的行政大樓)。

  因為魯汶大學圖書館在一戰期間所具有的象徵意義,西方國家在戰後捐助該館的重建,以美國出力最多,美國也主導了新館的設計與建設。新館建在市區裡的另一個地點,從1922年開始動工,在1928年落成,是一座新弗萊芒文藝復興風格(Neo-Flemish-Renaissance style)的雄偉建築。根據新館的設計圖,建築物正面將有“FURORE TEUTONICA DIRUTA, DONO AMERICANO RESTITUTA.”的拉丁文字樣,意思是「受條頓人狂怒而毀滅,受美利堅捐助而重建。」文中的「條頓人」原本所指的是一支古代日耳曼部族,西元前一世紀羅馬人的著作裡提到條頓人在作戰時會發出野獸般的恐怖叫喊聲,這是「條頓的狂怒」(furor Teutonicus)的由來。建築設計裡引用了這個詞彙,目的正是為了凸顯德國人的野蠻和殘暴。

  當新館正在建造之時,德國1925年年底簽署了羅加諾公約(Locarno Treaties),藉此與西方國家改善關係,也加入了國際聯盟。德國重返國際社會後,基於此時強烈的和解氣氛,新館設計圖上的反德文字便顯得有些不合時宜。各界為了採用這段文字否而引發激烈爭論,最後魯汶大學校長還是決定不在建築的正面放上這段文字,也因此招致許多抗議。我很好奇當荷語和法語魯汶大學在1968年分家的時候,兩方如何分配館內的藏書,Van Ypersele教授告訴我,當時他們是依據索書號的奇數和偶數來決定的(不用擔心,套書都是在同一個索書號之下,不會有被拆散的問題)。這聽起來似乎有點荒謬,但大概也想不出更「公平」的辦法了吧。

  另一個與文化保存有關的重要地點是魯汶大學的高等哲學研究院(Hoger Instituut voor Wijsbegeerte)。Warland教授告訴我們,此院收藏了德國哲學家胡賽爾(Edmund Husserl, 1859-1938)大量的手稿等遺物。胡賽爾是現象學(Phänomenologie)的創建者,因為他的猶太裔身分,1936年納粹推動紐倫堡法案之後,他被剝奪大學教職,他在1938年過世,他的比利時籍學生(Herman Leo Van Breda, 1911-1974)為了保護老師的遺物,便透過外交管道將這批資料帶到魯汶的高等哲學研究所。

  新魯汶的老師們也帶我們來到壯觀的市政廳,這是一棟建於15世紀的晚期哥德式風格建築。市政廳對面是聖伯多祿教堂(Sint-Pieterskerk),在西元8、9世紀左右這裡已經有一座教堂,目前的哥德式教堂是15世紀建造的。教堂裡有多幅Dirk Bouts (c.1410-1475)等早期尼德蘭畫家的宗教性畫作。

  最後我們參觀市區南邊的大貝居安會院(Groot Begijnhof Leuven)。「貝居安會」大約在13世紀興起,是信仰虔誠的獨身婦女所組成的平信徒團體。貝居安會的女性想要奉獻上帝,但並不會像修女一樣為此宣誓,也可以自由退出組織。她們遵守安貧與守貞的生活方式,從事救濟貧病等慈善事業,依賴手工業(以紡織業為主)生產和他人的捐贈維生。Gay教授向我們介紹魯汶「大貝居安會院」的歷史,它成立於1232年,一直到1980年代都還有貝居安會的女性住在此地。1962年這裡成為魯汶大學的財產,大學修復了裡面的歷史建築,並將其轉作學生和訪問學人的宿舍。這裡後來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大貝居安會院雖然位於魯汶市區之內,但整區有圍牆與外面隔絕,像一個城中之城,裡面非常安靜,充滿磚造的歷史建築和美麗的花草樹木,還有一條河流(Dyle)穿越其間。本系的崔國瑜老師是魯汶的校友,她在此地留學的時候,正好就住在大貝居安會院裡宿舍,因此宿舍就是數百年的歷史建築,住在這裡既可享受院內的清幽氣氛,同時也擁有市區的便利,可說是令人欣羨的留學環境。

  11月17日,劉老師和我前往布魯塞爾,在我國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與教育組的陳組長和林秘書會面,並接受讓她們的午餐招待。下午Warland教授帶劉老師和我參觀布魯塞爾的皇家歷史與藝術博物館(Musées royaux d'Art et d'Histoire/ Koninklijke Musea voor Kunst en Geschiedenis),此館成立於1847年,在1889年遷移至五十週年紀念公園(Parc du Cinquantenaire/Jubelpark)內的現址。這座博物館收藏了從史前時期到中世紀的文物與藝術品、希臘羅馬、古代近東與埃及、拜占庭和歐洲中世紀到20世紀的藝術品,此外也收藏了伊斯蘭世界、亞洲、大洋洲與中南美洲的藝術品。因為館藏相當豐富,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只參觀了一部分的區域。讓我最感興趣的是梅洛溫王朝的文物。此外,館內古代近東和希臘羅馬的文物也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敘利亞古城Apamea主幹道的廊柱和當地羅馬總督官邸馬賽克畫地板,以及一個20世紀製作的1:400比例古羅馬城模型。

  以上是去年11月比利時之行的概況,劉老師和我都感到收穫豐富,與新魯汶大學的教授和學生的交流非常愉快,也令我們更期盼今年4月新魯汶大學教授們來政大的交流活動。

 

 

back to top
回首頁 政治大學 網站導覽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