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Hide Right Push Menu漢堡選單漢堡選單漢堡選單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第23期電子報

首頁 / 資訊專區 / 電子報 / 第23期電子報
::: :::
日期:2021-01-18

近年宗教史研究的新啟示:「宗教」核心概念的反思

黃進興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此講座於2020年12月18日舉辦,在本次演講中,黃進興院士為我們解說了儒教是否為宗教的議題。如今一般人不再認為儒家是宗教,歸功於五四運動時期的「儒教去宗教化」;但在西方宗教社會學「World religion」的概念下,仍將儒教定義為一種宗教名稱。關於這個議題,在人類學上關注的點在於信仰者的主觀想法,而在社會學方面則是由Wittgenstein提出的「家族類似性(family resemblance)」作為宗旨,意謂人類在辨別任何事物時,都是因為在心裡已有一概念。因此儒教雖與基督教、佛教等宗教不同,但他們彼此之間仍有一些相似性,所以屬於宗教的範疇中。
 

  接著講者則從各方面來判斷儒家是否為宗教。首先是關於儒生的自我認同。可以發現在明代以前,程朱學派的儒生認為自己是「儒教信徒」,受「孔子戒」,一般士人則無此限制。若從經典的存在來判斷是否為宗教,講者認為儒教的經典性非常淡薄,因為在四書五經中找不到關於天神之論。而若以是否有廟宇做為宗教的依據,在民國之前孔廟是僅限於統治階級的場域,在清末民初時一般人是不得進入的,唯有統治者、官員、太學生才可進入。且中門僅有皇帝可以走。即使在民國開放後,普通民眾亦不習慣至孔廟祈願。又就儀式而言,在祭孔典禮中的八佾舞,只有曲阜孔廟和位於首都的孔廟才可以跳,其他地區的孔廟跳的是六佾舞。不過現今儀式的正確性已不再是重點關注的議題,反而受現實與政治的考量居多。最後黃院士並沒有給出儒教是否為宗教的判斷,只有大略提示聽眾,會去拜孔廟者不一定是儒教的信徒,反而可能是三教合一(儒釋道)的信徒。對於該現象,講者認為這顯示出儒教已被歸類為民間信仰的一部分。並希望讓聽眾們能夠自行去思考儒教在現今的定位究竟為何。而演講至此也正式結束

 

back to top
回首頁 政治大學 網站導覽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