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致宏老師訪問紀錄
史薈編輯小組
在黃仁姿老師之後,來到本系服務的新聘教師是陳致宏老師。
陳致宏老師在108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始在本系服務,老師在臺大歷史系取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後來負笈德國,取得維藤赫德克大學(Universität Witten/Herdecke)文化反思學系博士。曾任《漢學研究》編輯;曾獲得第29卷《新史學》論文獎;參與譯有《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系列書籍。
陳老師近年除了在本系開設「德國史」、「古代希臘的歷史與文化」以外,也在本校歐語系開設了「德國文化概論」、「德國文化與文明概論」等課程,歡迎對德國有興趣的同學來修習陳致宏老師的課程。
本期《史薈》也有訪問陳致宏老師;其中有討論到老師對世界史的興趣啟蒙以及老師給歷史系學生的建議,在此節錄部分訪問內容和大家分享。
預告一下:之後有機會再來分享黃仁姿老師與陳致宏老師在海外的學習經驗。
同樣感謝 政大歷史史薈工作坊的訪問與紀錄。
四、老師從大學進歷史系時就已經立志成為學者嗎?
高中時我參加集郵社,當時社團成員只剩下兩三個,所以我每天中午時間都帶著僅存的社員到處宣傳。好在後來滿多同學願意掛名,社員也就增加到二十幾個。
我會對世界史產生興趣大概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當時對於國外郵票很感興趣,會將它們分門別類整理,然後進一步調查那些郵票是從哪些國家來的。這是個很不容易,因為很多國家的郵票並不是寫英文,可能有德文、法文,這些用英文的發音規則是唸不出來的。有些甚至不是使用羅馬字母。所以想知道它的來源便要透過徽章或幣值去推敲。我覺得這好像在做偵探工作,非常有趣。
十三、給歷史系的學生一些學習上的建議,或者可以改進的地方。
保持對各種事情的好奇心,不管以後從事歷史方面的工作、或是各種各樣的工作,這個心態是一直要有的,這也會是你一直走下去的動力。再來就是,我覺得歷史系的訓練還是有很多幫助的,尤其是現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很多人只要超過一個螢幕的文字量就讀不下去了;而歷史系的訓練是要求你可以把長度不算短、內容也不簡單的文字,甚至可能是外語或者是古代語言的文章看完,並且檢視、整理、找出別人沒看到的東西,這是非常可貴的能力。不管時代怎麼樣演變,這個是歷史系可以給我們的能力,要好好去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