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9年施世榜興築水圳至2009年,正好為濁水溪開發三百年,這三百年來河川始終與臺灣社會發生緊密的關連;它在不同的時間,以不同的方式與人群互動。本書以長時距的歷史縱深,以濁水溪為研究對象,討論人與環境在歷史進程中的動態發展和關係。文章先以濁水溪的自然環境與天然災害談起,繼而瞭解官方如何「治水」又「治山」,開發河川浮復地、改變農業環境,使濁水溪平原孕育了一批農村菁英,也造就臺灣的農業精華區。但是,型水利設施、地下水、水力發電、共同引水工程,各造成了區域不均質的發展、水壩淤積、地層下陷、土地與水資源搶奪的諸多難題。本書不只是濁水溪開發300年的研究與省思,也反映了作者對環境問題無法壓抑的擔憂。
作者簡介
張素玢,彰化縣員林人,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教於銘傳大學、淡江大學歷史系,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專長領域為區域研究、地方史志、農業經濟史、環境史、原住民史。著有《歷史視野中的地方發展與變遷——濁水溪畔的二水、北斗、二林》、《臺灣的日本農業移民(1909-1945)——以官營移民為中心》、《臺灣登山史•人物》、《桃園縣平埔族調查與研究》、《臺灣原住民史— 平埔族史篇(北)》(與詹素娟合著)、《苗栗縣鯉魚潭巴宰族史暨古文書彙編》 、《茂林國家風景區排灣人文采風調查計畫》(歷史篇)、《林則徐——中國近代化的先驅》、《桃園民居》(蘆竹、平鎮部分)、《北斗鎮志》(開發篇)、《二水鄉志》(開發篇)、《二林鎮志》(經濟篇)等。
*備註:各家電子媒體報導參考
中時開卷、電子報也有報導和訪問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1000721-260116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7001966-260115
另外,本書也獲得2014年金石堂十大影響力好書
http://www.kingstone.com.tw/publish/publish_detail_2.asp?kind=6&id=8706